太極導引 行氣之道
2018.12.15

熊衛

太極導引全身統整、分立,處處靈活,在於往相反方向延伸、拉長、翻轉,以暢通氣機而健身;又產生掤勁,無處不能化解對方來勢,謂之「以心行氣」。

太極導引是全身內外,乃至於經絡細微之處均要各自分立,且將各部位延伸到極限,然後整體統合起來。無論分立部位與整體,其骨節處及肌膚層,均要達到靈活無比。

今再分析如下:
如「虛靈頂勁」與「氣沉丹田」,就是要將身體上下往相反的方向延伸拉長。
「沉肩墜肘」:要將肩頭間隙處移位到前面的鎖骨,後面的肩胛骨,向相反的方向延伸、翻轉,使整個手臂較原來增長了15公分以上,自然氣勢也在加強了。

「鬆腰坐胯」:例如「雙併旋轉」,坐胯必先鬆腰,兩側的環跳穴要向外凸出,不能向內凹,腰自然會鬆;尾閭骨向前而意念又要向上翻騰,如此則腹部、腰部節節靈活無比,精神也隨之提起。所謂「拙力」的現象,就不會產生,而融化於無形中了。

以上的動作延伸自然就是全身的,也就是全身每一小的角度均已產生了掤勁,每一處都能化解對方的攻擊。從生理學來看,可使肌肉內密集的微血管暢通,組織細胞的新陳代謝刺激加強,使身體內部吸收更多的氧。

練太極導引、太極拳,不是單純的肢體動作,外部的神態鼓盪,而其姿勢複雜多變;在內則是神聚氣斂,就是拳經所謂「以心行氣」。

出處:太極導引年刊〈創刊號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