旋轉深處有境界
2019.8.1

熊衛

導引的動作「舒指」,就如同楊氏太極拳所強調的抽絲;而旋腕、坐腕、突掌的動作,就如同陳氏太極拳的強調纏絲;以及引體的三段連貫起來的旋腕轉臂,裡面都含有旋腕、坐腕、突掌的動作在內。

在練習時,初則分段練習,繼則連貫起來將手臂延伸到極致,其中都是含有螺絲的形狀,又帶有垂直、弧線的意義在內,裡面又深藏半徑的曲線,一個圈圈套著一個圈圈,以四十五度向前推進;又如子彈,循著槍膛內的來福線,以自轉與拋物線行進。

我在練太極拳的時候,總是將這些思,從不同的角度連貫起來,越去思悟,越感覺太極拳的內涵非常豐富。

楊少侯先生在晚年所創的拳架中,只見發勁,看不見運勁,是緊湊到不見圈圈的純熟功夫。如果我們看到這不見圈圈的動作會非常驚訝、疑惑,無法了解這是如何練成的?因為現代的人看不到這種工夫,也從未思維似乎與拳架不相干的理論;或者知道部分理論,卻不了解如何在動作中實踐融合,而達到「有圈圈而不見圈圈」的境界?

另外談到掤勁的形成。許多人不明白有「抽絲」、「纏絲」,才能產生深度掤勁的道理;動作只是直來直往,表現拙力,永遠不能形成掤勁。這正是掤勁的玄奧之處。一層深似一層,有如棉花,所謂「浮陽不動、潛陰始流」,鬆柔入裡,內勁才能在經絡裡流盪。倘若不知道從細微毫芒處下功夫,就永遠練不到「有圈圈而不見圈圈」的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