淺論推手藝術化(一)
2019.10.1

熊衛
推手可提升為藝術。其條件是將身軀已放鬆到全身均能如流體,左手與右足能成垂直線;也就是將左手後面的肩胛骨脫開旋轉到中間線,而右足也已鬆到右腰的深穴處,整個身軀上已延伸到左手的中指,足部已延伸到右足的湧泉穴。反之右手與左足之間亦如垂直,以命門為中軸,成了左右交叉線,可前可後,可左可右,隨內氣的流轉,將整個身軀可成為一曲直隨形的圓圈,將擠按的相生相剋,相互轉化,方中有圓,圓中有方的內在條件。要掌握到這些內涵,其難度是相當的。故拳經有云:「掤履擠按世間稀,十個藝人十不知。」
太極拳前輩論太極拳的勁路,為太極勁,又稱為浪勁。其質似剛非剛,似柔非柔,其能量如波浪起伏,取之不盡,用之不竭。以這樣曲直隨形而抽象的內蘊,落實在推手中,其形態絕不是直來直往的動作可以企及。它的動作是動盪的,有上有下,有左有右,有浮有沉。如意要發勁時,以立體旋轉,六個方向同時迅赴。亦如龍捲風的現象。所以它是波浪形的,綿綿不絕的施加於對手。對手如被這種浪勁襲擊推出,因為它是柔性的,彈性的,所以不會受到大的傷害。這是一種含有藝術感的運動。
在二人推手的過程中,均是以掤履擠按為基本動力;一來一往,變化於中,相互摩蕩,人己相參。當以意氣敷蓋於對方時,在彼不動,己不動;彼微動,我先動。這就是要掌握其微動之機。因為這微動在先,先者有形,待者無形。有形,事之主;無形,事之賓。先客觀以為察,爭主動以為用。也就是雙方對峙時,不先動而內固,動則用勢而捨守。守,隙之生也。當前手去,後手黏;一手回,另手隨,兩手一陰一陽運用其間,是可趨也。當彼勁將出未出,雖收未復,間也。這「間」就是「隙」;這「隙」就是「機」。如此以心意穿插其中,則發勁己掌握在我了。
練太極導引的理念,就是要將身軀千錘百鍊,日積月累己達到鬆透的階段時,再進一步要求剛柔相濟,心柔則柔,心剛則剛,這就具備「大守」的條件。所謂:「大守不守,所以有守;小守力守,所以不守。」小守力守,就是身軀未到鬆透,僅是局部的放鬆,是不能濟事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