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氣
2004.9.21

熊衛 刊登時間:2004/9/21

太極拳的精華,我以兩句話來形容,
就是「以意練意,以氣練氣」。

氣是什麼?

   有關氣的說法,各家解釋不同,無不各是其是,各非其非。我的看法是﹕先天氣,後天氣不必解釋得太清楚,其實也無法解得太清楚。有人說,先天氣是體內流行 的氣,在母體內,完全靠先天氣自動補給,脫離母胎後,先天氣一斷,靠後天氣來銜接。但是,我認為脫胎後,雖靠呼吸的氣來養生,但不能說先天氣就沒有了,它 仍存在經絡之中,與身體的虛弱大有關係,此何以中醫診斷時,常說必須補氣的原因。

  練太極拳者,長年累月,千錘百鍊,就是要追求獲得此種先天氣及內勁,如能發現這種氣,進而掌握此氣,也才能體會意到氣到、氣到勁到的境界。拳經上說﹕「以心行氣,以氣運身」,就是這個道理。

  但練拳時,不可只顧默想氣在體內如何運行,而要把意貫注於動作中,否則,就會神態呆滯,氣不僅不能暢通,而且會造成氣勢散漫的病象。

   練太極拳第一個階段,由外而內時期,其要旨在動作的有柔有剛、有圓有方、有慢有快、高低動盪,以合乎人體生理規律。因為人體動,則生物電位升高﹔人體靜 則電位降低,而太極拳動作的剛柔、開合、快慢等,正好促使電位隨之升降,並使微血管通暢,血液循環順暢,人就會感到有氣。此何以中國醫家常說﹕「氣若不得 血,則疏而無統﹔血若不得氣,則凝而不流」的道理。

 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經常告訴學生們,練氣,不要把它帶到神祕莫測的虛幻處,也不耍去 追求高不可攀的特異功能,只要紮紮實實地流汗鍛鍊,掌握練養合一的道理,從動靜中下功夫,自然就會產生先天氣的運行,所謂「莫知其備而已蓄,不意其至而已 達」,水到渠成,自然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功效。

  從由外而內,進而由內而外的時期時,要掌握練氣的要領,也就是心靜專一。老子言「天得一以清,地得一以寧,神得一以靈,萬物得一以生」,此皆天地之正氣也。而對氣運用的描述,莊子說﹕「無聽之以耳,而聽之以心,無聽之以心,而聽之以氣。」(人問世)。

   為什麼聽之以氣,因為耳所感者實,心所感者虛,氣所感者靈。練太極拳最高的要求,就要「虛」、「靈」。但怎樣才能達到這種虛靈的境界?就是要氣貫四梢, 也就是意氣運到血的末梢神經--頭髮﹔筋的末梢神經--手、腳趾﹔肉的末梢神經--舌頭﹔骨的末梢神經--牙齒。若氣能流貫四梢,全身的經絡就疏通了。

  等到進至第三階段,內外合一時,重在養氣。而養氣最重要的就是要累積,積久才能充實。故所謂「不貴難得之氣,而貴易失之心」。
真正的有恆心,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去認真體驗,比如說昔人所重視的,在平時做人處世及日常生活都能認真做到以下幾點﹕
一陽初動處,萬物始生時,不藏怒焉,不宿怨焉。這是養肝的體驗。
內而整齊思慮,外而謹慎威儀,泰而不驕,威而不猛。這是養心的體驗。

  飲食有節,起居有常,作事有恆,容止有定。這是養脾的體驗。
擴然而大公,物來而順應,裁之吾心而安,揆之天理而順。這是養肺的體驗。

  心欲其定,氣欲其定,神欲其定,體欲其定。這是養腎的體驗。
凡此心肝脾肺腎都能得到適當的修養,自然身心合一,心安理得,練氣的功效自然就不同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