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極拳 –力的科學觀【楊元培】
2004.9.20

楊元培 刊登時間:2004/9/20

太極拳是我國優良傳統的身體文化之一,不但能夠健身、防身,而且沒有年齡、場地的限制,不需道具,只要你能動就可以練,實在是值得大家研究與發揚的一種養生方式。

  王陽明提倡「知行合一」,這個道理放之四海皆準,當然非常適用於太極拳。我們知道這個對現代人健康有幫助的運動就一定要下工夫去練,否則也是空談。然而,除了「知」與「行」這兩項之外,我覺得還有一件事非常重要,那就是『悟』。我們由前人的經驗得到寶貴的知識,如果墨守成規,最多也只能達到前人的境界。如果要能創新與超越,就要去思考,發現新的理論、新的方法加以印證,才可以有新的成就。所以老師常訓勉我們要『練』還要『悟』。

  我們常常聽說練太極拳的拳理,像「尾閭中正神貫頂,滿身輕利頂頭懸」、「氣宜鼓蕩,神宜內歛」、「極柔軟,然後能極堅剛」等,這些都可以在書店裏有關太極拳的書籍中找到。古人的經驗極其珍貴,然而以現代人對醫學、生理、心理、與自然科學的瞭解,是否可以對古書或拳經的理論加以檢視,讓我們更能對拳經心領神會,引導至正確的路,減少錯誤的摸索,以免浪費現代人寶貴的時間。

  談到「拳」,就免不了要想到「力」,因為拳是力的表現與運用。由物理學得知:F = MA(「力量」等於「質量」乘以「加速度」);E=MV2/2(動能等於二分之一的「質量」乘以「速度」的平方),不論力量或其具有的動能均與施力者本身的質量有絕對的關係。就以車輛撞擊所產生的力量來看,腳踏車快速的撞來,雖然速度很快,但因為腳踏車本身的質量不大,所以不易受傷;如果是大卡車,情況就會大不相同,即使速度很慢,只要被它碰到,非死即傷,就是因為大卡車的質量太大,產生的力量非常大的緣故。

  所以我們練太極拳要將施力者由我們的身體轉換為大地,身體與大地的質量差異無可估量,如果我們以大地為施力者,身體只是一個力的傳導者,施展的拳法對受力者就會有很大的作用力產生。

  如何做到「以大地為施力者」?拳經上說:「其根在腳,發於腿,主宰於腰,形於手指。由腳而腿、而腰,總須完整一氣,向前、退後,乃能得機得勢。」,練拳一定要有根,也就是練拳時,腳底湧泉穴要與大地保持良好的接觸、有彈性,湧泉穴有根才能對外力作出反應,發勁才有基礎。否則就如把一個人用繩索吊起,讓他推物或揮拳,必然無法有所施展。老師常說:「湧泉無根,腰無主,練拳到老一場空。」

  如何讓身體作一個「力量的傳導者」?全身鬆柔如流水是最好的辦法。流體力學告訴我們,對流體的一處施力會將此力傳導至他處,力量大小不變。當我們由丹田發勁,透過下肢將力量傳導至大地,產生反作用力又由湧泉穴反彈,經腳、踝、小腿、膝、大腿、跨、腰、脊椎、肩、肘、腕、手指傳遞至對方,節節相催,力量更因旋轉纏絲的方式透過具彈性的肢體而有放大的效果。身體鬆柔不但可以將己力藉大地施與對方,展現出強大的力量;亦可將外力輕鬆地傳導至大地,化解衝擊,減低受傷的機率。甚而直接將外力轉化於無形,或借力打力,以其人之道還之其人。功夫深者更可達「即化即發」的境界。

  除此之外,鬆柔的身體表示肌肉、臟腑不是僵硬的,是充滿活力的,全身的氣血是暢通無阻的,這在養生保健的功效上有絕對的好處。

  另外,身體鬆柔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,可以對外界有快速的反應,也就是「動作快」。我們知道一個物體的運動如果速度要快,先決條件是這樣的動作耗時愈少愈好。僵硬的身體在動作之前必須先鬆弛、解除原有的姿勢,再開始動作,所以耗費的時間較多,速度當然較慢。放鬆的身體是處於隨時準備動作的狀態,並且不存在任何阻礙之力,所以速度非常驚人。不會有解除再反應的現象,直接對外界的狀況作出適當、即時的神經反應。而且在動作的過程中,鬆柔的身體不會對動作有任何阻礙或抗拒之力,所以能快。

  如何練出鬆柔的身體?「太極導引」是一套非常好的方法。它是一套使人體肌肉、關節由外而內整體放鬆的運動方法,經由有意地對肌肉、骨骼、關節、神經、與內臟等不斷地旋轉絞動、自我按摩,能夠將僵硬的身體轉化為鬆柔,不僅可以使動作變快,也可以使身體成一流體狀,全身的協調性提高,整體力量才能完美地發揮出來。「慢到十分,才能快到十分。」經由慢慢地旋轉運動,可以由外表、淺層的肌膚鬆開,逐漸深入至深層的肌肉、關節、與內臟,徹底運動到每一束肌肉與微血管,促進身體的健康。

  我們知道,心理常常可以影響生理,這是為什麼長期生活上的壓力與精神的鬱悶是造成癌症的主因。身體要鬆一定要從心開始,心情平靜輕鬆,肌肉才會放鬆。除了心靜外,身體本身要做拉長的動作,肌肉才容易鬆開。就如一條毛巾,把它壓緊,各纖維間如何能鬆,如果將它展開、拉長,纖維間自然鬆開。但是「鬆」絕對不能鬆散、鬆垮,必須有個虛靈的本體存在,領導全身肌肉、關節協調運動,那就是「精神」要專注,所以「虛靈頂勁,氣沉丹田」就是將身肢放長、精神集中的一種方法。

  歸納至此,瞭解到心法上「以大地為施力者」,功法上「讓身體如流體般快速的傳導力量」仍舊不夠,重點在「力量的源頭 – 身體」。如何讓身體有強大的力量產生?也就是「內勁」如何鍛鍊出來是值得深究的。

  「內勁」是從「神舒體靜」的鬆柔中「以意貫注」而鍛鍊出來的一種「彈勁」與「韌勁」。在鬆柔中不能有絲毫的拙力干擾,一舉一動均要「用意不用力」,意先動而後形動,這樣就能做到「意到氣到,氣到勁到」,如此氣血流注,日日灌輸,周流全身,無時停滯。久練之後,氣才能入骨,得到真正的內勁。因此「以心行氣,以氣運身」是培養內勁的法門,由練拳架中掌握此法門,將內勁鍛煉出來。陳式太極的傳人陳鑫就認為,太極拳內勁的實質與運行是以意運氣,輕輕運動,發於丹田,運於骨縫之內,再由骨縫內運於肌膚,貫注於四梢,纏繞往來,輕靈運轉,逐漸產生棉軟而又沉重,外似棉花,內如鋼條的一種內勁。

  有了深厚的內勁,瞭解以大地為施力者,讓身體如流體般快速地將內勁傳導至對方外,還有一個最後的重點,「如何將力量有效地作用於受力者?」。就是所謂「發勁」研究的範圍。

  力有三要素:施力點、力的大小、力的方向。發勁時,全身的精神與力道,身、手、步、和眼神須一齊俱到,使力集中。除了須注意這三個要素外,還須注意「時間」的因素。老師曾說:「意要遠,勁要長,發要短。」,時間的短促,目的在使對方不易閃躲變換。另外,前面提及使身體成為力量的傳導者,必須節節相催,所以「節節貫串地運勁正是節節貫串地發勁的基礎」,然後做到「蓄勁如張弓,發勁如放箭」的境界。

  總而論之,「精神專注地鬆柔運勁」是練太極拳的精髓。因為它不但能造就出「如流體般的身體」,可以發揮傳遞力量的功能;當鬆柔至一定程度時,重心自然落在腳底湧泉穴,產生「以大地為施力者」的效果;而在「以心行氣」,「以氣運身」的練拳過程中更可以培養出深厚的內勁;並且,由於經常的鍛鍊,就具備了節節貫串地發勁的能力。

  當然,如何做到「精神專注地鬆柔運勁」有許多實際的作法與技巧,拳經中前人的心得與經驗亦可詳加參考運用。然而,再深入思考,「鬆」有許多不同的層次,「不含一絲拙力」是它初步的要求,「拙力」又可進一步區分為生理上與精神上的阻礙。除了生理上的阻礙要完全去除,精神上的阻礙亦要漸進地捨棄。所以才有「以意練意,以氣練氣」、「勁斷意不斷,意斷神可接」、「虛靈在一心」的說法。當我們心靈處於「虛無」的狀態,周身內外就沒有絲毫障礙,在清明虛靈中,就容易產生出不可思義的能力,或者說是恢復了我們本來具備的能力,而能感受一切發生的變化,並作出適當的應對。老師常說:「要虛、要空、空中才能妙有。」,周易繫辭:「變動不居,周流六虛,上下無常,剛柔相易,不可為典要,為變所適。」

  最後,「拳無功,一場空。」,唯有不斷地苦練,才能功夫上身;唯有不斷地體悟太極之理、陰陽動靜之妙,才能物我兩忘,達於化境。一愚之得,願與同好共勉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