鬆與虛
2005.9.22

熊衛 刊登時間:2006/9/22

對於「鬆」的定義,我曾經多次解釋,仍然感覺義有未逮。

為 了強調「鬆」的意識,逼出過一個不算解答的解答,那就是重複的說:「要鬆,要鬆,要鬆;除了鬆,還是鬆!」事後又想,這樣的說詞,又能解釋什麼呢?於是, 我又增加一些描述:身軀要鬆如流體,好像水一樣。水的性質,不是曲直隨形,正如太極的「捨己從人」嗎?要鬆如棉花。因為棉花摸起來沒有抗拒,只是軟軟的, 柔柔的。

這樣的描述,還是感覺缺少什麼似的。

後來我反覆研讀老子,發現第十六章所謂「致虛極」,與我所形容的「鬆」完全一致。「鬆」不就是「虛」嗎?虛到至極,至極不就是無極嗎?

大 海中的虛,不也是不可測量的嗎?所謂「莫測於虛」是也。因此,我漸漸將「鬆」的意義,轉為「虛」的層次。所謂的「其大無外,其小無內」,不就是「大虛」 嗎?又聯想到張三丰的詞:「無根樹,花正無,無相無形難畫圖。無名姓,卻聽呼,擒入三田造化爐。運起周天三昧火,鍛鍊真空返大無(虛)。謁天都,受天符, 纔是男兒大丈夫。」(案:其中「大無」就是「大虛」,諧韻,故用「無」字。此「無」,就是老子「有無相生」的「無」,就是道。)明乎此,「鬆」與「虛」已 搭上了線,內心終於覺得滿意了。

老子云:「及吾無身,吾有何患」,「無身」不也是鬆、虛嗎?在這裡也作進一步的詮釋。雖說「無身」,卻不是不要身,也不完全是寂靜、沉默的鬆,其鬆、其虛的目的,是要做到「公而無私」(聖人無私,才能成其私)。這意涵,是無身而必愛其身,攝養其生。

致虛,就是要做到無為、無欲、無身。無為而後無不為,無欲而後能欲不欲,無智而大智若愚,無身而後能物我俱化。致虛之極,卻是虛而不虛,無所不有,無所不備了。

到了這個階段,才可以觀妙,可以參天地。這就是長生久視了。老子體認到道的運化,及自然事物的現象,而發現了「柔弱勝剛強」的自然規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