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形而下到形而上-太極導引與丹道的關係
2004.9.13

熊衛 刊登時間:2004/9/13

一、楔子

  承蒙來靜大師的邀請,來報告「丹道與太極導引」的關係,這題目、這場合,令我非常惶恐。因為,在座諸位道長,在黃龍丹院有著長時間的學習,均俱深厚的學養,以我淺薄的見解,來讀高深丹道的哲理,定會使諸位大失所望,因而懇請諸位道長,以最大的心量包涵,則感激之至!

  這題目既有深度,且又非常廣泛,學者專家也僅能從某一角度來研究及解說。而今天的報告,當然也只是觸及皮毛的外緣。以下,即以概括的方式,分形而下及形而上兩階段來加以說明:

二、太極導引之形而下的鍛鍊

   第一階段,我將「太極導引」定位為形而下的肢體運動,也是進入丹道的初階。藉著觀天道之運行,將身軀立象分為「旋腕轉臂」、「旋腰轉脊」、「旋腕轉 胯」,以及丹田內轉與氣沈丹田等動作,牽引達到全身經絡臟腑的暢通,以便由形而下的初階,能升華到形而上的層次。(於此,另有動作示範及演練)

三、太極導引之形而上的體證

第二階段,形而上的丹道思維,也提出幾點印證:

1、 天下之道,生於無著。無著混然,故無邊隅,蕩蕩然若虛,惟虛為實始,實以心生,心生道立,道立體成。所以心不可棄,棄心道毀,獨留體屍耳。

引用《道德經》第21章: 「道之惟物,惟恍惟惚。惚兮恍兮,其中有象;恍兮惚兮,其中有物。窈兮冥兮,其中有精;其精甚真,其中有信。」

太極導引之導氣「守一」,就是從此思悟混然一氣,恍惚似有,有而非有,無而非無,就是感悟到在此恍恍惚惚、杳杳冥冥之中,自有不可視聽之微妙的運化功能;就是無質而能生質,也就是至虛而含至實,至無而含至有。這是實實在在的驗證,是可相信而不必懷疑的事實。

2、 大道不跡,其德常新;大藝無象,其法常在。

何以知其常在?雖外不有象,內仍有心,心在技在,以心作相。

何以知其心在?心為百體之君,百體用技,維命於心。百體雖未用技,惟心中凜然以臨之,溫然而處之。心君既動,體雖未事於法,惟技已在矣。技在心在,消息繫於心君。(亦如太極以意練意)

3、 引《參同契》一則來印證太極引體的纏絲勁

「易行周流,屈伸反覆,幽潛淪匿,變化於中,包囊萬物,為道紀綱,以無制有,器用者空。」(「屈伸反覆」,即一陰一陽之纏絲勁,纏絲者,運氣之法門也)

4、 以張三丰之〈無根樹〉,來印證煉功之過程實證
1) 「無根樹,花正幽,貪戀榮華誰肯休?浮生事,苦海舟,蕩去飄來不自由。無邊無岸難泊繫,常在魚龍險處游。肯回頭,是岸頭,莫待風波壞了舟。」
2) 「無根樹,花正危,樹老重新接嫩枝。梅寄柳,桑接梨,傳與修真作樣兒。自古神仙栽接法,人老原來有藥醫。訪明師,問方兒,下手速修猶太遲。」
3) 「無根樹,花正孤,借問陰陽得類無?雌雞卵,難抱雛,背了陰陽造化爐。女子無夫為怨女,男子無妻是曠夫。嘆迷徒,太模糊,靜坐孤修氣轉枯。」
4) 舞碼「水月」:「無根樹,花正高,海浪滔天月弄潮。」
5) 「無根樹,花正香,鉛鼎溫溫現寶光。金橋上,望曲江,月裡分明見太陽。吞服烏肝並兔髓,換盡塵埃舊肚腸。名利場,恩愛鄉,再不回頭空自忙。」

四、太極拳及太極導引之特質

  太極導引、太極拳是內家?抑外家?何謂內家?何謂外家?

  太極屬於內家,內家重煉心意,行氣髓,其功在運陰中之陰,髓就是陰中之陰也。從其陰深,潛氣運之,以浮陽不動,潛陰始流,所以主靜,其象在內。

  外家重煉筋骨,運氣血,其功在運陰中之陽。陰,血液也,主動,其象在外。

五、「道法自然」說

  天地之間,宇宙之表,無具大小,均維於道。古今往來,歷劫不盡,而於道,一也。道以自然而存,物以失自然而變,得自然相生而繫,自然相剋而化。

   故金石不足堅,松柏不足壽,海洋不足迅,山嶽不足重,風氣不足虛,日月不足明,天不足高,地不足厚,原子細胞不足微。因為耳可以聽,目可以視,耳目所 及,即可以言,即可以思,以其有象也。其不可言、不可思,渾渾然、渺渺然而無所不盈者,這就是道。以其自然而然,不必著,而無不著;不必無著,而無所著, 故以言論道,去道矣;以思試道,遠道矣。

  道非不可言,可言非道;道非不可思,可思非道。道在不可言不可思之中,可言、可思之域,以其 無質,耳不足以聽,目不足以視,而其附物,如影隨形。也就是陰不離陽,陽不離陰,混然一氣。物之生死無非命,而亦無非天;事之成敗無非天,亦無非命。然司 其天、其命者,惟造化。造化無端,齊一於物,如天地之載於道也。如星辰之在空,人物之載於道也。如草木之著於土,魚蝦之居於水,不知其空,不知其土,不知 其水,雍雍然以得自然也。自然者,道之統也。

六、結語

  真道若淺,真理若平;道淺而不可及,理平而不可盡。猶天 易見而不可測,海易涉而不可量。惟極平淺,所以物在道而不自知。莊子也說,大道不稱,大辯不言,蓋以道本無名,有何可稱?道本無形,有何可言?然世有稱道 者,有言道者;一自有稱,則是非混雜;一自有言,則邪正相爭矣。所以「道法自然」,自然者,道之體也。道之體,放之六合所不能盈;收之一原子之藏而不足, 是以無小大之別也。心為道根,則道實心也。謝謝!